close

科學家計劃在西南印度洋打一個大約3000米深的鑽孔,把地殼打穿,直達地幔。想想就讓人激動,真是太酷啦!曾經我們認為“上九天攬月,下五洋捉鱉”很高大上,如今,居然要把地殼打穿,豈不是逼格滿滿。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想過、問過這樣一個問題:地底下是什麼呀?我們在課本上學到的是我們生活的大地是地殼,地殼下面是地幔,地幔下面是地核。傳說中的當然不可信,可是地殼下面是什麼誰也沒親眼見過。這一次,科學家準備讓大家知道地殼下面到底是什麼。

亞特蘭蒂斯淺灘:最有可能把地殼打穿的地方


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,如果讓你找一個地方把地殼打穿,你會選擇哪裡呢?你肯定會首選一個地殼最薄的地方吧!我們知道,大陸地殼一般比大洋地殼厚。可是大洋這麼大,該選哪裡呢?

如果我們換個思路,先想想大洋地殼是怎麼生成的。大洋地殼是通過“海底擴張”生成的。海底存在著洋中脊,洋中脊有岩漿出來,岩漿冷凝生成大洋地殼。洋中脊不斷的有岩漿出來,就會把之前生成的大洋地殼給擠開。新出來的岩漿又冷凝生成新的大洋地殼,然後又被更新的岩漿擠開。就這樣日複一日,年複一年,“子子孫孫無窮匱也”。

亞特蘭蒂斯淺灘:最有可能把地殼打穿的地方

科學家還發現,海底擴張的速度是不一樣的。最初,科學家按海底擴張的速度把大洋中脊劃分為快速擴張洋脊(每年擴張8 cm~18 cm)、中速擴張洋脊(每年擴張5.5 cm~8 cm)、慢速擴張洋脊(每年擴張低於5.5 cm)。20世紀90年代初,有科學家發現北冰洋的Gakkel 洋脊每年只擴張零點幾厘米。後來發現,擴張速度很慢的洋脊還有很多,科學家把他們稱作超慢速擴張洋脊(每年擴張2 cm以下),我們現在提到的這個西南印度洋中脊就是超慢速擴張洋脊。

在超慢速擴張洋脊,岩漿供應不足,大洋殼生成的速度慢,導致地幔“上拱”(大概是這麼個意思吧,其實裡面的機制還是相當複雜的)。總而言之就是,超慢速擴張洋脊的地殼非常薄。

要想打穿地殼,僅僅滿足地殼薄這一個條件是不夠的。還要海水的足夠淺,最好打鑽的地方比較平整。科學家找了一圈,發現西南印度洋的這個洋中脊居然全部滿足這些條件。科學家在西南印度洋中脊發現一個大概25 km2的平台,這裡的海水深度大約700 m。科學家給它取了一個十分高雅的名字:亞特蘭蒂斯淺灘。於是,西南印度洋的亞特蘭蒂斯淺灘就光榮的被選中了。

亞特蘭蒂斯淺灘:最有可能把地殼打穿的地方

亞特蘭蒂斯淺灘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。以前的大洋鑽探計劃(ODP)曾經鑽探過兩個鑽孔,一個1508 m 深,一個150 m 深。不過,之前的那兩個鑽孔都沒有這次轟動。

地殼下面到底是什麼,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
 

ddnews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亞特蘭蒂斯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